10年前的这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俗称新医改方案)公之于众,一场被多方寄予厚望的改革拉开大幕。3650个日子翻页,很多人能够体会到,国家更驾轻就熟抗击埃博拉等突发疫情,民众看病就医的流程更便捷,医疗保障更广更厚,药品供应更规范。
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楼
新疆精神卫生中心(乌鲁木齐第四人民医院)作为公立医院改革先锋、作为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供给主力军,肩挑重任,攻坚克难,勇当改革“领头羊”交出了漂亮的民生答卷成绩单,实现了历史跨越的新篇章。
十年来,院党委突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出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突出联系实际、分类指导,突出履职尽责、立足本职,坚持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院的实际出发,着力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凝聚民心、服务群众中建功立业。
医院党委紧紧围绕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求,以党建工作为主线,以医院业务工作为重点,坚持“大专科,小综合,创一流精神卫生中心”的建设方针,在院党委的带领下,通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医院现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领先的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康复、社区防治和心理健康促进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新疆精神卫生中心、新疆精神卫生研究所。
温泉水疗中心室内一角
一、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积极主动投身改革
2010年5月,我院被确定为乌鲁木齐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医院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积极主动投身改革,潜心探索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挖掘潜力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提速医院信息化建设、缩短平均住院日、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强化对口支援等方面,亮点频出。
2011年,我院临床心理科和康复科被确立为乌鲁木齐市重点专科;2012年4月,医院温泉分院被 确立为乌鲁木齐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精神康复+肢体康复”成为医院又一亮点。进而 “综合医院—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康复医疗服务网络逐渐形成。
2014年3月13日,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认定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为第一批自治区级临床重点专科(精神科)建设项目医院。近些年,医院的门诊量、住院患者数呈几何数字增长。医院年门诊量突破22万人次,重症精神病患者住院人3000余人次,重症精神病患者住院人数构成比从90%变为不足30%。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优质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获得了社会各界与广大患者的认可。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院领导班子大胆提出“重症精神病防治”和“心理卫生服务”两条发展脉络,二者并重,的改革新战略。新疆第一个精神疾病早期干预科、第一个临床心理科、第一个网瘾戒治科、第一个老年科(老年痴呆与精神障碍病房)、第一个儿少精神科、第一个戒酒病房、第一个睡眠研究治疗中心、第一个美沙酮门诊等一大批结合患者需要的新兴学科在我院相继成立。我们在努力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同时,有效地保障了医院效益的稳步提高,2011年医院荣获全国公立医院改革创新奖。成为全国参选医院中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精神病专科医院。
二、不断强化内涵建设,造福新疆各族患者
2012年8月,医院全面开展了等级医院评审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重点,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医院医疗技术、医疗质量、服务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2014年,医院顺利通过了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的等级医院评审检查,正式挂牌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面对住院环境简陋、服务项目单一、管理模式落后、中青年业务骨干流失严重、医疗资源闲置等诸多问题,医院党领导带领全院职工抗住了重重困难和巨大的压力,拿出了“齐心协力谋发展,砥砺奋发促跨越”的拼劲从自身下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一)不断完善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逐步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确保重大决策实施得到有效监督。完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和物价管理。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与内部控制,合理控制经营风险。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完善医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及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上一篇:体教融合共创学校体育未来
下一篇: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解决移动墙|域名墙的国内免备案云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