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站 >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作品“Ona”,纽约,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 -- Piotr Redlinski拍摄
  纽约:巴克莱中心 (Barclays Center)
  随着居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Ursula von Rydingsvard)6米多高的铜制雕塑“Ona”落户于这片巨大的区域,定制的当代艺术品持续涌入布鲁克林的巴克莱中心门前。“Ona”在波兰语中是“她”的意思,由50件独立的铜制部分组装而成。紧随其后,艺术家群体OpenEndedGroup制作的以布鲁克林为主题的影片也将首映,用来庆祝巴克莱中心落成一周年。这支新的影片,《全天》(All Day),在10月10日首次向公众放映,而放映的地点就在入口外的露天银幕上。这是该艺术家群体为巴克莱中心创作的第二部。之前的一部,《捉鬼之后》(After Ghostcatching)与麦克林·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的壁画,生于迈阿密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何塞·帕拉( José Parlá)的雕塑一同在2012年为巴克莱中心开幕共襄盛举。从负责当代艺术项目的巴克莱董事会成员大卫·贝林纳(David Berliner)的举动来看,他想把这一区域变成不仅仅是体育、购物、和娱乐中心,也是观赏潮流公共艺术品的好去处。—Ashton Cooper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德国,汉堡:《穿越易北河》(Crossing the Elbe),安东尼·迈克考 -- © Martin Rogge Deichtorhallen
  尽管德国曾经有过旺盛的“Kunst in Offenlichen Raum” 的传统——这个德语名称近似于英语中的公共艺术这一概念——近年来预算的削减极大影响了新项目的诞生。然而在富有的港口城市汉堡,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迈克考(Anthony McCall)却实现了一项跨越全城的灯光装置,《穿越易北河》:到2014年3月22日前,每晚日落后,三道分别位于Spiegel报业大楼楼顶,Wilhelmsburg的高尔夫球场,还有Falckenburg画廊的三组探照灯将用狭长的光束将夜空点亮,长达20分钟。在长达一年的运营中,光束将在河对岸缓慢扫描。这一作品用强烈的色彩和福柯式的隐喻呼应了汉堡目前正在实施的“飞跃易北河”的城市建设项目。这一项目是国际建筑展计划( 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IBA)的一部分,旨在让之前受到忽略的贫瘠的易北河南岸重现生机。—Alexander Forbes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晒日光浴的野兔》,俄罗斯,圣彼得堡 --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工作室提供
  俄罗斯,圣彼得堡:《晒日光浴的野兔》(Sunbathing Hare),弗洛伦泰因·霍夫曼
  从巡游全球的大黄鸭到将近14米高的木头兔子,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堪称当代雕塑界的熊孩子。他最新的作品《日光浴的野兔》,坐落在圣彼得堡的涅瓦河岸接近“圣彼得和保罗”城堡的野兔岛上,是这座俄罗斯的文化之都最受欢迎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件作品是一项俄罗斯和荷兰之间长期双边文化交流项目的结晶,取材于俄罗斯有名的野兔传说:传说中这只野兔在大洪水时躲在巨人彼得的靴子中得以幸存。(该岛以野兔命名,同样还有一座相对较小的雕像同样以此命名。)这只手臂舒展、翘着二郎腿的“日光浴的野兔”由细木条制成,被涂抹成橙色,粉色,绿色和灰色的颜色组合。它将在岛上一直停留到10月13日。——Nastassia Astrasheuskaya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上海:《献给曼德拉》,菲尔·阿卡西 -- 菲尔·阿卡西拍摄
  在上海涂鸦公园(灵石路709号44幢厂房E栋 ),居住在上海的比利时艺术家菲尔·阿卡西(Phil Akashi)用一副拳击手套创作了一副纳尔逊·曼德拉的巨幅壁画,在壁画旁的印鉴是用中文写着的“自由”。在将手套用红色朱砂浸染之后,阿卡西锤击墙壁27000次绘成了这幅巨型肖像,命名为:《献给曼德拉》。受曼德拉毕生致力于自由和平事业的鼓舞,阿卡西的印鉴可以看做是对用艺术在政策局限的中国促进民主的呼喊。——Yiquan Wang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