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教师队伍建设总体部署,2021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简称《通知》)及附件《“国培计划”示范项目指导方案》(简称《指导方案》)。《通知》中两处强调要“精准培训”,一处是在目标任务上强调“实行分层分类的精准培训”,另一处是在重点改革方面提出“完善高质量精准化的培训机制”。下面就如何落实政策要求和有效开展精准培训,谈点个人学习体会。
一、培训对象精准,强化分层分类
“对象精准”是“精准培训”的先决条件。在实施中要精准招生、精准派送、精准遴选学员对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承训单位严格把关对象资格审核,送培单位按需选派,否则,“精准培训”第一步就会偏航。
“分层”是指区分培训对象的专业水平差异。“国培计划”示范项目的培训对象主要为“教育家型教师和校园长、专家型培训者和团队”,可以说是最高层次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项目培训重点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骨干教师、校园长和培训者。” 而省、市、县、校四级教师培训对象则为各级教育行政和培训机构根据地方培训资源条件和实际培训需要所确定的“国培计划”项目以外的教师群体。“分类”是指根据培训对象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设置不同类型的培训项目。《指导方案》把“国培计划”示范项目分为“培训团队高级研修”、“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中小学领导人员示范培训”“紧缺领域骨干教师示范培训”“教师培训综合改革”等五大类型。“分层分类”是构建国、省、市、县、校五级联动培训体系的基础。
二、培训主题精准,聚焦核心问题
“主题精准”是培训针对性的重要体现。《指导方案》已经明示了“国培计划”示范培训五个子项目的主题领域,例如,“培训团队高级研修”项目主要解决五个不同培训与管理团队的培训专业化能力问题,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项目设计、培训资源开发、培训组织实施与模式创新、培训管理与绩效考评等方面。
但是,从承训单位培训主题精准设计角度来看,既要考虑到《指导方案》所规定的项目主题领域,又要从教育实践实际需求出发,也要考虑到培训团队自身培训能力和资源条件,由此聚焦到学员工作和学习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以便最终使得培训主题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特征。
三、培训目标精准,细化需求靶向
如果说精准的培训主题明确了培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及其范围领域,那么,精准的培训目标就是该问题领域中具体可见的行动航标。
要做到“国培计划”示范项目的“目标精准”,需要理解和区分培训项目领域的整体目标、项目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等概念内涵。“整体目标”体现的是“国培计划”的总体培训任务与宗旨,是项目目标的总体方向,比较宏观。“项目目标”则是对培训目的与任务的进一步具体化描述。例如在《指导方案》对“培训管理者团队研修”有所描述的“提升国培管理团队的培训示范能力,为各地创新实施国培项目打造培训专业化培训管理团队。”至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等概念,更需要在培训设计和实施中更加具体化和可操作性,通常采用“ABCD”表达格式,即“行为主体(Audience)在什么样的环境下(Condition)做什么样的行为(Behavior)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Degree)”,体现可测可评。
四、培训内容精准,突显重点领域
培训内容的精准性直接关系到培训目标实现和培训效果达成。“内容精准”既体现出要培训哪些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内容,也需要解决培训内容内部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设计安排问题。
《意见》明确提出两点关于“国培计划”的重点内容:一是“突出教师核心素养培养。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思想政治、师德师风、业务能力培训,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作为必修内容。”二是“强化培训内容标准引领”,包括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引导下的培训内容,以及义务教育新课标和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内容精准”也要体现出培训内容的弹性设计,即符合培训对象实际需求和成人学习者的心理逻辑,以及要与具体主题和目标有内在逻辑性。
上一篇:网页游戏
解决移动墙|域名墙的国内免备案云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