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要部署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征程上,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努力担当奋发有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一、创新驱动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动之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创新驱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兴经济体竞争加剧,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亟待提升,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将创新驱动作为战略支撑,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升级传统需求,培育新兴需求,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国际竞争主动权,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科技创新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加深。推动科技创新,改变资源组合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放大生产要素效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将有助于开辟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新领域新赛道,从而培育壮大新动能,形成发展新优势。必须牢牢把握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形势变化,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谋划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力量,具备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提供新技术迭代与应用环境等方面的基础优势。必须不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增强创新体系效能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努力成为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二、准确把握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新征程上,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必须牢记“国之大者”,勇担职责使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新作为。
坚持自主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行业领域特点,坚持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加强科技创新方向引导和战略性、储备性研发布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集成应用。加强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高层次研发机构建设,优化投入产出结构,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坚持目标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明确部署,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加强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能力,不断扩大科技创新的“朋友圈”,更好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健全标准化工作管理机制,大力推动标准立项编制,做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开展前瞻性、储备性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共享创新资源,强化转化效率,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做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引领者。坚持聚焦新领域新赛道,加强全链贯通、全要素融合的系统性创新和集成性创新,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下一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解决移动墙|域名墙的国内免备案云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