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站 >

数字余姚建设(政府和社会数字化转型)规划(20

数字余姚建设(政府和社会数字化转型)规划(2018-2022)
 

发布日期:2019-12-02   信息来源:余姚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前  言

一、发展形势与现有基础

(一)发展形势

1.新一代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2.万物互联数据协同要求基础设施数字改造

3.数字化社会成为世界潮流并呈现加速趋势

4.网络空间快速扩张并成为战略性发展设施

(二)现有基础

1.数字经济规模初具,产业平台集聚

2.数字政务切实推进,数据有效整合

3.数字民生提升显著,发展潜力巨大

4.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政策支持有力

(三)存在问题

1.核心数字产业发展不突出

2.产业数字化水平有待提升

3.数字政务整合度仍需深化

4.人才发展瓶颈亟需要破解

5.数字化发展意识较为薄弱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建设高水平数字基础设施

1.完善数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2.建设城市公共数字基础平台

3.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提升

(二)发展高能级数字产业集群

1.推动智能光电产业集聚发展

2.推动智能终端产业生态发展

3.推动机器人产业高水平发展

4.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协同发展

5.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创新发展

(三)推进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

1.推进农业数字化融合发展

2.推进工业数字化融合发展

3.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融合发展

(四)构建一体化数字政务体系

1.推进数字政务核心平台建设

2.推进数字政法体系建设

3.推进数字城管综治体系建设

4.推进数字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5.推进数字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6.推进数字环保体系建设

(五)夯实便利化数字民生服务

1.推进数字教育创新发展

2.推进数字健康全面发展

3.推进数字交通优化发展

4.推进数字文体夯实发展

5.推进数字旅游协同发展

6.推进数字档案整合发展

7.推进数字社(医)保融合发展

(六)推进数字资源全领域整合

1.加强数字资源采集汇聚

2.深化数字资源共享开发

3.完善数字资源管理保护

(七)健全数字化空间治理体系

1.健全数字空间安全保障

2.提升数字空间治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大政策支持

(三)推动示范引领

(四)优化人才供给

(五)完善统计考核



前  言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培育产业新动能的重要战略,数字技术正在从经济领域向政府管理、社会民生、艺术文化、生态建设等领域深入,打造数字社会已成为共同认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发展,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中央更是提出了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探索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解决发展中的系列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浙江省十分重视“数字浙江”建设,201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为“两个高水平”建设注入强大活力。宁波市从2016年开始将智能经济作为首要发展方向,全力推进。我市近年来大力推进智能经济发展与政府和社会数字化转型,积累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全面推进“数字余姚”建设(政府和社会数字化转型),推动各领域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将全面助力我市在区域和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也是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的题中之义。

本规划的编制,以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关于信息化数字化的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为指导,以《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纲要》《深化数字浙江建设实施方案》《浙江省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建设方案》《浙江省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数字宁波建设规划》等政策文件为主要依据。

本规划基准年为2017年,起至年限为2018-2022年。

本规划涉及的空间范围为我市行政区域。

一、发展形势与现有基础

(一)发展形势

1.新一代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通过高度融合网络空间和社会经济物理系统,将基础设施、制造生产等网络化、系统化,并综合为一个系统,通过数据跨领域的应用,催生出新价值、新服务、新模式,引发各领域、各行业的业务形态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新一代数字技术自身形成巨大产业,而且还将大幅推动分享经济、平台经济、协同经济等新兴模式,衍生发展智能制造、区块链交通、在线教育、智慧医疗等新兴业态,激发政府和社会的数字化变革创新,数字技术成为社会经济有机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2.万物互联数据协同要求基础设施数字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