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站 >

建好融媒体云平台重构媒体新生态

原标题:建好融媒体云平台重构媒体新生态

核心阅读:融媒中心的客户端是区域内容传播的重要出口,也是对基层老百姓进行舆论引导和服务的重要平台。目前来看,全国各省基本都在按照“一地一端”思路来承载舆论阵地、服务平台和信息枢纽的线上职能。在推进云平台建设时可充分考虑模式创新,将区域内所有端口通过平台纵向打通,建立总、分端的模式,互为联动、互为出口。以平台统筹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将单兵作战转为联合作战,使省级平台变成一个覆盖全省的、开放式的全媒体指挥中心。

从媒体生态角度来看,在全媒体传播格局中,媒体机构与环境之间、不同媒体之间将呈现良好的关系状态——资源集约,就是实现各类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通过盘活资源,实现提质增效;结构合理,就是不同的媒体主体,如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等各类具有不同属性和传播渠道的机构能够并存,立体多样、相得益彰;差异发展,就是各类媒体主体能够分工合理,各施所长;协同高效,就是各媒体机构在功能上能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建设现代传播体系。当前,各地正着力打造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就是构建全媒体格局、推进现代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

融媒体云平台建设——重构媒体生态的重要抓手

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2019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为省级技术平台的设计、建设、运维提出了方向指引。据此,全国各省的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成功建设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后,积极将融媒体运作的技术与模式分享至基层媒体。总结媒体技术公司近两年的融媒体云平台建设经验,从根本上讲,省(市)级融媒体云平台建设是一场思维转变革命,是以平台化的业务模式,为区域内县区级融媒体中心赋能。它具有三种功效,一是集约性,通过一次性投入建设,满足不同层级媒体的多重需求;二是聚合性,可将区域内各级各地媒体资源有效整合打通,提升一体化效能;三是扩展性,既能满足县区媒体的共性需求,也有空间满足不同区域的个性化需求。

具体地说,省(市)级融媒体云平台建设的核心在于用平台化的思维重构媒体生态。媒体生态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内容层面,无论媒体融合进程如何,内容为王的主题不变,良好的媒体生态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丰富的优质内容,这是媒体机构具有良好产出能力的重要标志。二是渠道层面,媒体生态中,良好的渠道意味着各媒体机构之间能够构建有效的联结机制,优质内容能够充分流通,进而有效触达用户。三是服务层面,媒体机构不仅是信息资讯的生产者、传播者,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媒体当为建立健全新型治理共同体担起责任,这是媒体功能服务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四是技术层面,技术应用覆盖了内容生产分发全流程,是媒体生态的底层支撑。省(市)级融媒体云平台建设正是从这四个层面发力,统筹区域内不同层级的融媒体平台,实现资源盘活、流程再造、发展赋能,推动全省(市)的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省级融媒体云平台重构媒体生态的实践路径

内容路径。一是在内容生产侧创新模式,采用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和PGC(专业生产内容)两种内容生产模式,扩大内容创作群体,将区域内的政府机构、专家、意见领袖等组织或个人作为专业性的UGC创作用户,以守正创新的理念,生产导向正确、形式多样的优质内容,与PGC形成互补。如冀云·融媒体平台、广州市(区)融媒体云平台,内容发布者不仅仅是各级主流媒体机构,还有专家学者、媒体从业者、网红、大众等。二是在平台上创新跨机构、跨层级的内容共享联动体系,让省、市、县区级媒体各施所长、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提高总体生产效能,产出高品质内容产品。

渠道路径。融媒中心的客户端是区域内容传播的重要出口,也是对基层老百姓进行舆论引导和服务的重要平台。目前来看,全国各省基本都在按照“一地一端”思路来承载舆论阵地、服务平台和信息枢纽的线上职能。在推进云平台建设时可充分考虑模式创新,将区域内所有端口通过平台纵向打通,建立总、分端的模式,互为联动、互为出口。以冀云·融媒体平台为例,平台统筹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将单兵作战转为联合作战,使省级平台变成一个覆盖全省的、开放式的全媒体指挥中心。通过平台总端口可以实现重要内容在分端口的一键置顶发布,实现渠道的可管可控;同时,省级平台对垂直领域的专业频道统一运营,并直接共享到县区融媒体中心的对应频道,为县区融媒体中心内容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