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内生式发展的方式,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根据国内外发展态势、立足国家发展全局、面向未来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不仅遵循了科技发展的规律性特征,而且找到了新时期科技发展要走内生式发展的道路。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内生式发展的方式,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把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使得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日益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我国科技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符合我国科技发展的规律性特征,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实践经验总结。
从国内来看,建国初期,由于人口多、底子薄,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投入以促进经济增长,依靠的是传统的要素驱动的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源于较低成本的劳动力和资源环境优势,我国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而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国内外的发展态势,传统的增长模式亟须转变,产业也需要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有专利保护等特点,只有获得创新优势才能更有竞争力。新时期需要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加快产业升级,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从国际来看,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若没有创新就会在全球竞争的格局中居于产业链低端从而缺失竞争力。跟随式发展往往受制于人,独创式、引领式发展则需要自主创新。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层次正在不断提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也是未来发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提出要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部署,明确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从体制改革、环境营造、资源投入、扩大开放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是指导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创新驱动为我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依靠科技创新,创新的目的是驱动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影响涉及多个方面,是全方位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
解决移动墙|域名墙的国内免备案云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