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站 >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现房销售改革提速,已从“鼓励”升级为“试点”

  2023年2月7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明确,今年将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逐步提高预售门槛,以郑州、开封为试点,积极探索预售制度改革和现房销售。河南是2022年全国保交楼工作的标杆省份,此次提及现房销售模式的改革,具有风向标意义。因此,结合河南此次改革精神,深入分析全国现房销售的市场与政策,具有积极的意义。

  现房销售是指购房者认购了“即买即交付”的商品房,区别于到售楼处认购期房的行为。本报告提及的现房,特指新建商品住宅,不包括商铺和写字楼。本报告对2022年全国现房销售的量价数据做了系统分析,同时也梳理了历年来现房制度改革的各类探索。我们认为,现房销售的改革节奏在提速,包括河南等省份的探索创新,有望为全国各地的试点提供值得借鉴的内容。相关工作齐发力,将有助于促进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更好建立。

  一、全国现房市场状况

  1、全国现房销售规模:明显比期房销售行情好

  2022年,全国现房销售面积为1.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现房销售数据出现小幅降温,和全国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大环境有关。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若对比全国房地产销售的另外两个指标,现房销售数据其实并不差。2022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滑26.8%,全国期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29.6%,这反过来说明现房销售市场没有遇到较大的下跌。从实际反馈情况看,2022年楼盘停工烂尾风波事件影响了购房者信心,也使得部分购房需求从期房市场转入到现房市场中。

  2、交易结构:现房占比持续拉升

  我们对2013年以来全国现房销售的规模占比做分析,即“现房销售占比=年初累计现房销售面积/年初累计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2018年开始现房的销售占比持续走低,也说明住宅交易市场中认购期房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一态势一直延续到2021年的6月份。2021年6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步入新一轮降温通道,房企债务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停工断贷风波开始出现。此类事件下,购房者对于认购期房产生了较大的顾虑,部分购房需求进入到现房市场中。

  数据显示,2021年6月份,全国现房销售占比为9.5%,随后该指标总体处于攀升态势,到了2021年12月为10.4%。而到了2022年该指标继续上升,到了2022年12月达到13.9%的水平。现房销售占比的拉升,体现了购房者购房信心的变化。受烂尾楼事件的冲击,购房者担心买期房有风险。而“所见即所得”的现房更加受宠,自然使得现房销售的市场占有率提升。

  3、成交均价:低于期房价格

  对全国现房和期房的销售价格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历年现房价格总体上比期房价格要低,比如说2022年现房的价格为8326元/平方米,期房的价格为10486元/平方米,两者价差2159元/平方米。理论上说,现房的认购风险较小,其价格应该比期房要更高。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原因在于,目前市面上的部分现房,其实属于滞销盘或尾盘,即户型或产品存在瑕疵,所以其房价会比较低。其对我们的启发是,目前现房销售占比在拉升,但这也不是我们所期盼的交易结构。部分劣质现房可能在这两年“混入”到了住宅交易市场,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风险。

  二、各省份现房市场状况

  1、销售规模占比:海南占比最高

  我们对全国31省份现房销售的规模占比做分析,即“2022年某省份现房销售规模占比=2022年某省份现房销售面积/2022年某省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31省份中,海南的销售规模占比最高,为39%。通俗理解是,海南10套住宅销售中,有6套是期房、有4套是现房。同时,青海的现房销售规模占比最低,为4%。总体上,全国有15个省份现房销售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