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站 >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陈超英署名文章: 一体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陈超英署名文章: 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必须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定力,准确把握“惩、治、防”的辩证统一关系,紧密结合国资央企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把发现问题、推动整改、促进改革、完善制度贯通起来,实现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更好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始终保持国资央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持续释放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

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增量、削减存量。在一体推进“三不腐”中,不敢腐是前提、是打头的,没有反腐败高压态势作为强大后盾,不能腐、不想腐就是一纸空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坚持惩治这一手决不放松,挖出蛀虫、及时止血、挽回损失,纠正偏差、修复生态、赢得民心,拨正国资央企发展的航向,清除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中央企业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积极应对国资央企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对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工程建设、医药、能源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有针对性地重拳出击、精准打击,斩断利益交换链条,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要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和有力威慑。聚焦国资央企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肃查处靠企吃企、利益输送、设租寻租、关联交易等违纪违法行为,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腐败,及时堵住出血点,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对已经出现风险苗头、违反规律“不正常”的现象进行重点查处,有效防范化解腐败风险及关联性经济社会风险。

持续强化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断完善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

在一体推进“三不腐”中,不能腐是关键,侧重于扎紧笼子、堵塞漏洞。查办案件不是为了办几个人,关键是揭示问题、促进整改、查漏补缺、建章立制,从源头上保障国资央企事业更好地发展。驻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在保持惩治高压态势的同时,不断深化以案促改,围绕经商办企业、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关干部与央企人员往来、外部董事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期会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推动有关单位、企业认真整改,补齐制度短板、完善监管机制,紧紧围绕整治“靠企吃企”顽瘴痼疾,与国资委党委同时同向发力,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进一步完善国资央企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

《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规定,派驻机构要发挥支持和督促的作用,推动驻在单位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治理、防控风险,深刻阐明了反腐败与防风险、促发展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对派驻机构来讲,履行监督职责不是孤立的,既要强调监督和督促,也要抓好推动和支持,让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从实践看,腐败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往往就是国资央企改革发展的重大风险点和日常管理中的漏洞,奔着这些问题去,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实现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的有机结合。比如,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一项重点,也是难点。驻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将继续紧盯不放,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国资央企在投资决策、股权管理、评估退出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强化监管,深挖细查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确保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源头着手,完善管权治吏的体制机制,更加常态化、长效化地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要继续扎实做好政治监督和查办案件的“后半篇文章”,坚持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把反腐败和防风险结合起来,结合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风险,深入查找国资央企的“出血点”,坚决纠正偏离主责主业、造成严重经营风险的重大问题,推动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机制障碍和制度漏洞,着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问题,有力保障国资央企健康可持续发展。

持续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以高质量党建厚植思想根基、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