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政办发〔2019〕34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
《数字宁波建设规划(2018-2022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9年3月27日
数字宁波建设规划(2018-2022年)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制造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总体要求,以数据资源为关键发展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焦数字经济、新型智慧城市两大领域,努力打造全国产业数字化升级引领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数字技术创新先行区,推动宁波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城市。
(二)基本原则
1.创新引领,数据驱动。积极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突破融合创新技术。深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挖掘数据资源价值,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2.政企合作,多元共建。强化政府与企业多领域深度合作,不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健全市场化机制,吸引多元主体参与数字宁波建设,提升数字治理能力。
3.融合发展,赋能提升。深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多领域多层次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和城市治理优化,全面提升各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4.试点先行,整体推进。将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理念贯穿于数字宁波建设各个领域,鼓励改革创新,营造有利于数字宁波建设的良好环境。引导开展各领域试点示范,并加强经验推广。
5.基础先行,安全保障。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加快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数据开放共享、信息安全等基础支撑能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2年,以数字经济、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核心的数字宁波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数字经济规模大幅提升,总量居全省前列,增加值达到7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5%以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大幅提升,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数字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突破,融合应用生态明显优化,一批试点示范项目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城市。
打造全国产业数字化升级引领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实现倍增。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形成100项以上可推广、可复制的产业数字化试点示范项目,成为全国产业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重要输出地。上云企业数量超过10万家,重点工业企业机器联网率超过50%。智能港航、智慧物流、电子商务全国领先,海上丝路指数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2600亿元以上,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250亿美元以上。
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城镇和乡村的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1500Mbps和800Mbps以上,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到12Tbps,5G网络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IPv6实现规模部署。建成宁波智慧港,城市大数据整合共享开放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数字政府基本建成,全市90%以上的政务服务民生事项实现“掌上办理”。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信息服务能力、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系统、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智慧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
打造全国数字技术创新先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甬江科创大走廊基本建成,布局集聚甬江实验室等一批高端创新载体,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科技创新中心)3家以上,投用一批大科学装置、试验验证平台和数字技术场景应用设施。数字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突破集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和新型产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万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新增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合作办校2所,集聚一批创新创业人才。数字宁波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新增上市企业10家、新增创新型初创企业5000家。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1.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加快跨行业融合与应用为导向的集成电路研发和产业化,打造“材料—设计—制造—封装—系统—配套”产业体系,建设以芯港小镇为重点的“一园三基地”。加快壮大汽车电子、光学电子、面板显示、智能光伏、智能感知器件等细分领域,提升发展LED照明、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电线电缆、仪器仪表等传统产品,加快布局智能可穿戴设备、安防电子、医疗电子、服务器等新兴领域。做大做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全力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加快推进宁波软件园建设,提高软件产业的集聚化发展水平。加强嵌入式开发平台、操作系统、工具软件、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工业APP的自主创新,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软件运营服务商和平台服务商。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提升大数据软硬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突破发展工业互联网,着力打造一批全国性跨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龙头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开发工业操作系统,研发推广一批工业互联网综合解决方案。积极发展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推进传统电信服务业转型,培育发展新型通信服务产品和特色业务体系,加快培育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环境下的新兴服务业态。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生产生活平台服务、数据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精准营销、网络预约等服务。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鼓励发展数字影视、数字出版、网络视听、网络文学、游戏动漫、互动新媒体等数字内容服务。支持建设工业创新设计协同服务平台,开展个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创新设计服务。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前沿产业。大力推动5G、北斗导航、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量子计算、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建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一篇:全面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
解决移动墙|域名墙的国内免备案云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