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郄英才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通讯员 汪泽栋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富春 彭磊
黄石,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美誉。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战略部署。黄石,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重要成员,被省委省政府赋予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使命。
“这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对发展理念、路径、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标志着黄石进入全省区域发展布局的核心圈层,是必须完成的使命担当。”8月25日,黄石市委书记郄英才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访谈时表示。
谈目标和内涵——
既体现“重要” 又体现“增长”
如何把握“重要增长极”的科学内涵?今年初,黄石召开“新春第一会”,明确提出“体量不能小、增速不能慢、品质不能低、发展不能虚、底线不能破”的目标要求。
去年,黄石GDP突破2000亿元,但仍不足以支撑武汉都市圈重要一极。黄石市委提出,力争用4年左右时间,推动GDP突破3000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增速不能慢。按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奋进全省第一方阵”的要求,“跳起来摘桃子”,以奔跑的速度抓发展。
郄英才表示,增速很重要,但决不能降品质。按照“产业层次不能低、城市品质不能低、社会文明程度不能低”的要求,对标沿海发达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重要增长极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投入、增长和发展上,要遵循规律、务求实效。同时,还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全力防范各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既要体现‘重要’,又要体现‘增长’,最终成为武汉都市圈核心区一极。”郄英才说。
谈定位和抓手——
建成节点 提升品质
“‘建成节点、提升品质’,是省委对黄石提出的要求,抓住了黄石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关键,切中了要害,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郄英才说。
一个地区的发展首先是定位,要在系统中发挥作用,必须把自己放在系统之中成为节点,而不能游离于系统之外成为单点。对于黄石来说,就是从两个区域系统中去谋划发展:一个是武汉都市圈尤其是武鄂黄黄核心区,另一个是长江经济带特别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加速融圈入群。
郄英才说,黄石临江、临港、临空、临光谷,“铁水公空”立体综合交通格局基本形成。黄石新港是长江中游最大单体港,建成万吨级泊位15个、年底再建成8个,成为亿吨大港,正在打造长江水铁联运节点城市;黄石工业门类齐全,拥有全省百强企业10家,全省制造业百强企业15家,数量均居全省第2位。前不久公布的中国500强企业,湖北上榜9家,黄石独占3家,分别是闻泰科技、大冶有色、华新水泥,这为黄石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城市增添了砝码。
郄英才介绍,立足黄石实际,强化“不比城市规模比品质”的意识,一手抓老城区更新改造,一手抓新区高标准建设,打造精致城市。“黄石空间格局历经‘沿江’到‘环磁湖’‘环大冶湖’三次拓展,全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成型,城镇化率达67%,居全省第3位。黄石城区与大冶城区连为一体,建成区面积13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人,常住人口持续增长。”
谈路径和方式——
六个聚焦 六个打造
今年6月,黄石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就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作出全面部署,概括起来,就是“六个聚焦、六个打造”。
融圈入群,交通先行。聚焦交通互联互通,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西融武汉鄂州,北接花湖机场,东连黄冈九江。”郄英才说,武阳高速黄石段主线工程已完工,“十一”前后通车;武黄高速改扩建工程正在推进,黄石新港至武汉新城快速路已开工,花湖机场高速二期即将开工。
聚焦创新赋能发展,黄石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东部传动轴。郄英才介绍,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依托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创新平台,投资百亿元建设黄石科技城。设立武汉、上海、深圳科创飞地;培育创新主体,实施高新企业提质增量工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优化创新生态,推行“新黄石人”计划3.0版等政策,构建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
上一篇:我国网络内容建设发展成就与变革
解决移动墙|域名墙的国内免备案云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