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毗邻深圳、香港、澳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与广州共同构成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极点之一。
佛山是广东省地级市,行政区划面积3797.72平方公里,辖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五个区,常住人口超96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95.4万人。
佛山是全国第17个、广东省第3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城市,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98.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61.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6.9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万元,市场主体总数达132.2万户,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8万亿元、贷款余额1.82万亿元。
【城市荣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品牌之都。
一、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公元628年,古人在城内挖掘出三尊佛像,认为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地名为“佛山”。佛山是岭南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也是我国“四大聚”“四大名镇”之一,粤菜、武术、陶瓷等传统文化声名远扬,向世人展示这座千年古城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1.岭南广府文化发源地之一。佛山拥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项、56项,行通济、扒龙舟等特色民俗活动源远流长。
·武术之城。佛山是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获评为全国唯一的“武术之城”。咏春拳、蔡李佛拳、洪拳等发端均与佛山深有渊源,武术大师黄飞鸿、梁赞、叶问、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
·美食之都。佛山是粤菜发源地之一,获评“中国粤菜美食名城”。民间素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顺德区大良街道别称)”之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顺德区“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南国陶都。佛山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制陶工艺有700多年历史。建于明代的南风古灶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活态陶瓷柴烧龙窑。
·粤剧之乡。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南海区荣膺“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龙狮龙舟名城。佛山是南狮的发源地,也是首个“中国龙狮龙舟运动名城”。禅城区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顺德区是“全国龙舟之乡”,南海区西樵镇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龙狮名镇”。
·岭南成药之乡。佛山古方正药历史有400余年,产品种类齐全,涌现出“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吸引国药集团中药板块总部落户,打造中国中药百亿产业基地。
2.自古工商业繁荣。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已十分繁荣。至明清时,佛山陶瓷、纺织、铸造、医药行业鼎盛,成为“广货”和“北货”的著名集散地,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
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
3.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唐宋以来广东出过9个状元,佛山占5个,明清时期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近代以来,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南昌起义发起人之一谭平山、中国女权运动先驱之一何香凝、开创近代民族工业先河的实业家陈启沅、“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等各界名人。
二、享誉世界的制造业基地
佛山坚持制造业立市、兴市、强市,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逐步建立门类齐全、配套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业规模居全国第5位,是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广东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政策支持佛山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佛山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家就有佛山造”誉满全球。
下一篇:广东省情网
解决移动墙|域名墙的国内免备案云服务商!